2018-2021年中国蒸汽压片玉米行业发展概述
第二章
第一节
一、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
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8.1%,两年平均增长5.1%。2021年的数据表明,2022年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速可能高于预期。中国政府成功实施的经济政策,以及对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,将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速。
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仍然呈现复苏态势,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。第一,三大产业齐发力,相较2020年均稳步复苏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年同比增长7.1%、第二产业增长8.2%、第三产业增长8.2%,在强劲的出口带动下,制造业产值增长达 到9.8%。第二,消费相比2020年明显恢复,成为经济复苏最主要的推动力。2021年,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累计同比的拉动为5.3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.4%,远远超过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。第三,经济社会运行平稳,消费物价保持较低增速。
图表:2018-2021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(GDP)表
季度
国内生产总值
第一产业
第二产业
第三产业
绝对值
同比
绝对值
同比
绝对值
同比
绝对值
同比
(亿元)
增长
(亿元)
增长
(亿元)
增长
(亿元)
增长
2021年第1-4季度
1143670
8.10%
83086
7.10%
450904
8.20%
609680
8.20%
2021年第1-3季度
823131
9.80%
51430
7.40%
320940
10.60%
450761
9.50%
2021年第1-2季度
532167
12.70%
28401
7.80%
207154
14.80%
296611
11.80%
2021年第1季度
249310
18.30%
11332
8.10%
92623
24.40%
145355
15.60%
2020年第1-4季度
1015986.2
2.30%
77754.1
3.00%
384255.3
2.60%
553976.8
2.10%
2020年第1-3季度
719688.4
0.70%
48123.9
2.30%
270315.4
0.90%
401249.1
0.40%
2020年第1-2季度
454712.1
-1.60%
26051.9
0.90%
170232.8
-1.90%
258427.4
-1.60%
2020年第1季度
205727
-6.80%
10185.1
-3.20%
72533.4
-9.60%
123008.5
-5.20%
2019年第1-4季度
986515.2
6.10%
70473.6
3.10%
380670.6
5.70%
535371
6.90%
2019年第1-3季度
709717.2
6.20%
43009.1
2.90%
272940.5
5.60%
393767.5
7.00%
2019年第1-2季度
458670.9
6.30%
23208.2
3.00%
176520.4
5.80%
258942.3
7.00%
2019年第1季度
217168.3
6.40%
8768.3
2.70%
80596.7
6.10%
127803.3
7.00%
2018年第1-4季度
919281.1
6.60%
64745.2
3.50%
364835.2
5.80%
489700.8
7.60%
2018年第1-3季度
660472.2
6.70%
39806.4
3.40%
260811.3
5.80%
359854.5
7.70%
2018年第1-2季度
425997.9
6.80%
21579.5
3.20%
167698.8
6.10%
236719.7
7.60%
2018年第1季度
202035.7
6.80%
8575.7
3.20%
76598.2
6.30%
116861.8
7.50%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二、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
2021年全年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0.9%,低于全年3%左右的预期目标,物价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。受全球通胀抬升带来的输入性压力以及疫情变异、“双碳”政策带来的能源供需紧张等因素影响,2021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比上年上涨8.1%。
受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持续推进,叠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,2021年12月消费市场总体平稳,CPI和PPI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。12月,CPI同比上涨1.5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8个百分点,环比下降0.3%;PPI同比上涨10.3%,涨幅比上月回落2.6个百分点,环比下降1.2%。
图表:
月 份
全国
城市
当月
同比
增长
环比
增长
累计
当月
同比
增长
环比
增长
累计
2021年12月份
101.5
1.5%
-0.3%
100.9
101.6
1.6%
-0.3%
101
2021年11月份
102.3
2.3%
0.4%
100.9
102.4
2.4%
0.3%
100.9
2021年10月份
101.5
1.5%
0.7%
100.7
101.6
1.6%
0.7%
100.8
2021年09月份
100.7
0.7%
0.0%
100.6
100.8
0.8%
0.0%
100.7
2021年08月份
100.8
0.8%
0.1%
100.6
101
1.0%
0.1%
100.7
2021年07月份
101
1.0%
0.3%
100.6
101.2
1.2%
0.3%
100.6
2021年06月份
101.1
1.1%
-0.4%
100.5
101.2
1.2%
-0.4%
100.6
2021年05月份
101.3
1.3%
-0.2%
100.4
101.4
1.4%
-0.1%
100.4
2021年04月份
100.9
0.9%
-0.3%
100.2
101
1.0%
-0.2%
100.2
2021年03月份
100.4
0.4%
-0.5%
100
100.5
0.5%
-0.5%
99.9
2021年02月份
99.8
-0.2%
0.6%
99.7
99.8
-0.2%
0.6%
99.7
2021年01月份
99.7
-0.3%
1.0%
99.7
99.6
-0.4%
1.0%
99.6
2020年12月份
100.2
0.2%
0.7%
102.5
100.2
0.2%
0.7%
102.3
2020年11月份
99.5
-0.5%
-0.6%
102.7
99.6
-0.4%
-0.6%
102.5
2020年10月份
100.5
0.5%
-0.3%
103
100.5
0.5%
-0.3%
102.8
2020年09月份
101.7
1.7%
0.2%
103.3
101.6
1.6%
0.2%
103.1
2020年08月份
102.4
2.4%
0.4%
103.5
102.1
2.1%
0.4%
103.2
2020年07月份
102.7
2.7%
0.6%
103.7
102.4
2.4%
0.6%
103.4
2020年06月份
102.5
2.5%
-0.1%
103.8
102.2
2.2%
-0.1%
103.6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
三
展望2022年,虽然经济压力大,但如果疫情防控得当,且各项政策调整到位,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5.8%的较高增速,同时也必须做好各种因素叠加、经济增速下滑至4.9%的准备。
当前,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空间相对宽裕,积极的逆周期调控政策将有助于经济企稳复苏。中美长短期利差仍保持历史高位,这意味着2022年即便美元开启加息进程,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应对的空间。财政政策方面,2021年1—11月的财政收入累计增速高达12.8%,2020—2021年平均增速达到3.75%,与2019年的同期值基本持平。此外,截至2021年10月,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额度仅为81%,而2020年同期专项债额度几乎用尽,这主要源于财政部强化专项债资金使用管理,对专项债项目的审核把关趋严。
2021年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22年稳增长的重点工作任务,预计2022年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将更加积极,全年一般财政赤字率约为3%,专项债的发放也将更加积极。根据2021年前三季度数据,新增专项债中近半数投资于交通、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,剩余的专项债被用于卫生医疗、教育等社会事业项目、保障性住房,以及能源、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这将成为政府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,有力地支撑基础设施投资的触底反弹。
预计在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下,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企稳回升,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将升至8%,超过2019年5.4%的疫前水平。除了更有作为的政府通过扩大基建投资和政府消费支持经济复苏,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2021年全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8.1%,与全年GDP增速(8.1%)持平。农村居民收入较低,边际消费倾向超过城镇居民,收入的提升将有助于提振消费,进一步稳定经济。
值得关注的是,2021年以来民营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,1—11月民营企业利润增速达12.9%,民间投资增速也同比增长7.7%。民营经济吸纳了80%以上的就业,民营企业的稳定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复苏的关键,也是中等收入群体得以不断提质增量、消费市场得以稳步复苏的前提。预计2022年,在民营经济发展稳健、收入分配不断优化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,我国消费增速将较2020—2021年的平均增速有所回升,约为7.0%,起到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。